结肠途径经内镜肠道植管术(colonic TET)和中消化道植管技术(mid-gut TET)

发表时间:2020-01-06 16:06

肠道深部置管是重要的临床诊疗技术,通过放置在肠道内的管道,可实现肠内营养,胃肠减压引流,消化道内给药,菌群移植,留取肠道内液体标本,肠道旷置等目的。

依据十二指肠乳头和回盲瓣作为腔内可见、腔外可及的解剖标志,将消化道分为上消化道、中消化道和下消化道三段。传统的菌群移植途径涵盖了上,中,下消化道[1, 2] 。结肠镜是FMT最经典的给入途径,但只能满足于单次治疗。灌肠行FMT虽可满足多次治疗,但菌液只能到达直乙结肠,无法覆盖全结肠。且本团队前期针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结果提示,很多病人因腹泻严重,不能保留输注的菌液达到必要的时间以供定植,治疗效果不佳。

基于这些临床需求及传统FMT输入途径的局限性,我们研究了一种新的FMT给入途径,即经内镜辅助植入管道至肠道深部并固定的技术,简称”经内镜肠道植管术(transendoscopic enteral tubing, TET),指经内镜辅助植入软管并固定于肠道深部,管道沿肠道与外界相通,均用于长时间保留,具体包括两种:结肠途径经内镜结肠植管术(colonic TET)和中消化道途径经内镜肠道植管术(mid-gut TET)。TET的出现,使得重复多次FMT治疗及全结肠灌肠给药成为现实[2]。

结肠途径经内镜肠道植管术(colonic TET)是2015年出现的新技术,由张发明及其同事发明并向中国和欧美等地区推广用于临床 。所用管道为具有弹性且可弯曲的高分子材料管,其两端开口,并在管的侧壁上设有孔道,管壁上留有固定线。该管道可在内镜辅助下被送到结肠深部,并通过钛夹固定于肠壁,操作方便、安全有效,可长期保留,改变了传统直肠给药方法 。

最近,本团队在中华消化内镜杂志发表题名为:“结肠途径经内镜肠道植管术的方法学、安全性和用途探讨(含视频)“的论文[3],重点对结肠途径TET置管的方法学进行介绍,并纳入了自 2014年 10月至 2018年12 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结肠途径TET 用于FMT和(或)结肠给药的全部患者。 就 TET 操作用时、成功率、TET管保留时间、影响TET保留的因素、不良事件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共257例患者接受结肠TET,其中130例(50.6%)用于菌群移植,8例(3.1%)用于结肠给药,118例(45.9%)用于FMT 联合结肠给药,1例(0.4%)植管后未完成治疗。 植管操作用时(10.0±2.8)min,使用组织夹(3.5±1.0)枚,植管操作成功率 100%(257/257)。以维持保留TET 管为治疗目的的160例患者 TET管保留时间(9.3±3.8)d。多变量分析表明组织夹类型(P = 0.001)是影响保留时间的独立因素。TET 后 9 例(3.5%)诉轻度肛门不适,4例(1.6%)行动不便,3例(1.2%)肛门疼痛,2例(0.8%)轻度腹痛,2例(0.8%)轻度腹胀,1 例(0.4%)少量肛门出血,无严重不良事件。 患者对结肠TET满意度为97.3%(250/257%)。结肠 TET作为一种内镜介入新技术,具有安全、操作简单、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可用于多种疾病的全结肠途径菌群移植和药物治疗。

而基于结肠TET发展而得的鼻空肠途径经内镜肠道植管术是一种新的中消化道植管技术(mid-gut TET)[4]。助手从鼻腔插入带有导丝的管道,内镜医师从口腔插入胃镜,在口腔观察管道顺利插入食管后,继续直视下将管道送至十二指肠远端或者空肠近端(统称之为中消化道),内镜继续进入十二指肠观察到管道顺向通过1枚钛夹将管道附属的固定线环固定于胃窦壁后,即可拔出部分管道内导丝,等内镜完全退出体外以后,再缓慢拔出管内导丝,用胶布固定软管与鼻部即结束植管。此方法简单快捷。术前、术中和术后均不需要用X线观察管道远端的位置。与其他传统的管道植入相比,经中消化道植入 TET 管的操作时长明显缩短,熟练的内镜医生通常在2-4分钟内即可完成鼻空肠管植入。由此可见,中消化道途径 TET 植管是一项方便、省时、安全的技术,通过内镜实现肠道植管,为多次重复的 菌群移植治疗与肠内营养的输入提供了途径。同时易于内镜操作者的训练与学习。

经中消化道途径肠道植管术的概念与步骤。 A:经中消化道途径肠道植管术概念图;B:内镜下见经鼻腔插入的软管头端自口腔接近下咽部并靠近食道; C:在拔出TET管内的导丝前,用一枚小钛夹将TET管固定于胃窦近幽门处,以防止管道移位或滑脱; D:TET管植入成功后可通过X线及造影确定其头端位置,但非必须。(本图已发表于BMC Gastroenterology杂志,PMID: 29534703)原文链接: A novel quick transendoscopic enteral tubing in mid-gut: technique and training with videoMid gut tet

 

版面截图(1)

版面截图(2)

 

 

  1. Cui B, Li P, Xu L, Zhao Y, Wang H, Peng Z, Xu H, Xiang J, He Z, Zhang T et al: Step-up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strategy: a pilot study for steroid-dependent ulcerative colitis. J Transl Med 2015, 13:298.
  2. Peng Z, Xiang J, He Z, Zhang T, Xu L, Cui B, Li P, Huang G, Ji G, Nie Y et al: Colonic transendoscopic enteral tubing: A novel way of transplanting fecal microbiota. Endosc Int Open 2016, 4(6):E610-613.
  3. 龙楚彦 何植 崔伯塔 张婷 温泉 李倩倩 张洁 季国忠 张发明: 结肠途径经内镜肠道植管术的方法学、安全性和用途探讨(含视频).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20, 37(01):28-32.
  4. Long C, Yu Y, Cui B, Jagessar SAR, Zhang J, Ji G, Huang G, Zhang F: A novel quick transendoscopic enteral tubing in mid-gut: technique and training with video. BMC Gastroenterol 2018, 18(1):37.

 

 本文作者:第一作者龙楚彦,通讯作者张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