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科技发展已经达到从未有过的高度,“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但是,人类从未摆脱用人的粪便给人治病的现实需求(Zhang,et al. 2018)。古人使用美化的名词“金汁”、“黄龙汤”,虽然智慧满满,但受限于技术,也实属无奈。 时至2011年,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将“粪便移植”取而代之,作为规范的学术交流名词,目的只是导向认识这一技术的本质,并未改变实施方式...

盆腹腔肿瘤放疗后可引起放射性肠炎,以腹泻、出血、腹痛、直肠阴道瘘等为主要表现,对于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其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发表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发明教授团队的最新临床研究,首次报道了用洗涤菌群移植(WMT)治疗人慢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证据,提示调节肠道菌群的干预方法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价值。 丁筱医生会在接下来视频中为我们解读WMT治疗慢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证据。...

肠道深部置管是重要的临床诊疗技术,通过放置在肠道内的管道,可实现肠内营养,胃肠减压引流,消化道内给药,菌群移植,留取肠道内液体标本,肠道旷置等目的。  依据十二指肠乳头和回盲瓣作为腔内可见、腔外可及的解剖标志,将消化道分为上消化道、中消化道和下消化道三段。传统的菌群移植途径涵盖了上,中,下消化道[1, 2] 。结肠镜是FMT最经典的给入途径,但只能满足于单次治疗。灌肠行FMT虽可满足多次治疗,但菌液只能到达直乙结肠,无法覆盖全结肠。且本团队前期针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结果提示,很多病人因腹泻严重,不能保留输注的菌液达到必要的时间以供定植,治疗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