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菌移植(FMT)的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最近,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发表了张发明团队联合美国Colleen R Kelly和意大利Gianluca Ianiro、Giovanni Cammarota教授发表FMT全球不良事件的系统性研究结果。论文第一作者Cicilia Marcella(蔡熙熙)我校留学博士研究生,通讯作者是其导师张发明教授。 本研究分析全球2000-2020年间129项研究所含的FMT相关不良事件(AE);首次将FMT相关AE分类为微生态相关和移植途径相关AE,并确立肠黏膜屏障受损微生态相关严重AE的原因;FMT相关AE总发生率为19%,腹泻(10%)和腹部不适/疼痛/痉挛(7%)最常见,严重不良事件(SAE)发生率为1.4%,0.99%为微生态相关AE;所有SAE均发生于肠黏膜屏障受损患者,上消化道途径AE及SAE发生率高于下消化道途径,结肠TET(经内镜肠道植管术)是最安全的给入途径。该TET技术是张发明团队自主创新的全新肠道介入新技术,2020年已经被Chinese Medical Journal和Gut杂志分别发表的共识和指南推荐。...

经内镜肠道植管术(transendoscopic enteral tubing, TET)是源自中国的新技术,诞生于2015年。作为有前途的全结肠重复给药和重复粪菌移植的途径,已经在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得到广泛运用,并被2020年国际共识、指南和前沿专家推荐。然而,植管操作需两次进镜,如何缩短操作时间和减少可能的风险是临床需要回答的问题。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发表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发明教授团队的最新临床研究,通过多中心RCT探讨透明帽辅助结肠镜对结肠TET植管操作的影响。...

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治疗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IBD)的价值已被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经内镜肠道植管术(transendoscopic enteral tubing, TET)作为一种新型的FMT输送途径在中国已得到广泛应用,相关研究也表明患者的满意度较高。但是没有大规模的数据报道中国炎症性肠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患者对TET和FMT的认知以及态度。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近日发表了一篇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医学中心关于“IBF患者对通过TET行FMT治疗的认知和态度”的问卷调查研究。...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粪菌移植(FMT)可有效诱导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获得临床缓解,且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但是目前很少有研究报道FMT对于UC应保持怎样的治疗频率从而更好地维持其长期疗效。张发明团队李潘等2018年报道获益于FMT的克罗恩病(CD)患者在首疗程治疗后的3个月应接受第二疗程FMT治疗(热心肠日报关键词检索“张发明”)。《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Gastroenterology》近日发表了一篇来自张发明团队有关“粪菌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第二疗程治疗时机”的临床研究。该研究发现获益于FMT的UC患者应该在首疗程后3个月接受第二疗程FMT治疗从而可以更好地维持长期临床疗效。该研究同时还探究了患者治疗前后短期内菌群变化与长期疗效的关系。本研究将会促进临床医生考虑将FMT的序贯治疗付诸实践作为UC的长期治疗策略。...

2020年7月21日,Chinese Medical Journal 在线发表了“洗涤菌群移植方法学南京共识”(交流简称“洗涤菌群移植南京共识”)。 该共识以FMT-standardization Study Group名义发表。共识专家小组由中国两岸三地15座城市28名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有5个专题小组,按照专题顺序,小组主席分别为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Siew Ng(黄秀娟)教授、广东药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何兴祥教授、高雄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吴登强教授、西京消化病医院吴开春教授和林口长庚医院邱正堂教授,共识牵头人和通讯作者为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发明教授。...

最近,本团队在BMC Gastroenterology杂志发表了题名为:“结肠途径经内镜肠道植管术的方法学、安全性和植管保留时间的前瞻性研究(含视频)”的论文。 在2016年,本团队首次报道了这项新技术——结肠途径经内镜肠道植管术(transendoscopicenteraltubing, TET),即经结肠镜辅助植入管道并将其固定于肠道深部的技术,可方便患者多次从结肠途径接受治疗。临床上,结肠途径TET已成功用于有多次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以及全结肠给药治疗需求的患者。通过TET管可实现方便、快捷的FMT及药物的重复治疗,患者无需承受多次内镜介入的痛苦。因此,TET管需要有足够长的保留时间。...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可有效诱导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获得临床缓解和临床应答,且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但是有关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对粪菌移植的依从性和满意度的报道相对较少。《Europe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近日发表了一篇来自本团队有关“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依从性对粪菌移植的长期治疗结局的影响”的临床研究。该研究评估了患者对粪菌移植的满意度和依从性,同时重点阐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有助于维持粪菌移植的长期临床疗效。...

1. 洗涤菌群移植(washed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WMT),是指在高级别实验室条件下,基于智能粪菌分离系统,对健康供体粪便完成菌群分离、漂洗、定量、储存,并涉及相应的转运、合适给入途径等过程,这是粪菌移植技术发展的新阶段,属于菌群移植技术范畴的核心类型。 2. 为什么要发展洗涤菌群移植? 在后抗生素时代,全球需求使用粪菌移植治疗疾病的需求越来越突出。但是,因传统粪菌移植存在安全性不稳定、质量不可控的缺陷,部分医生和患者难以接受,甚至不情愿使用。粪菌移植技术需要根本性变革。...

1.     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病率的常见疾病,但通过当前的干预措施仅有三分之一病人的血压能得到有效控制。 2.     肠道微生物群可以改善人体免疫、炎症和代谢等,与健康息息相关,这为高血压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3.     肠道微生物群可通过自身丰度或组成改变、产生各种代谢产物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影响血压。 4.     众多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已经证明益生菌可有效调节血压。 5.     动物实验发现粪菌移植(FMT)可使高血压动物获益,但尚缺乏临床研究验证人体功效,有待进一步探究。...

谁提出救援请求? 必须是患者的主诊医生向所选择的粪菌库提出救援需求和提供病情资料,接受救援需求的粪菌库专家通过患者主诊医生对患者进一步了解后决定是否提供救援。注意:除对患者直接负责的主诊医生外,不接受其他人提出的救援申请。 ...